哺喂母奶好处多多 宝宝少感染、母亲少罹癌
国健署表明,哺喂母乳能下降宝宝肠胃道感染、呼吸道感染、及中耳炎的危险时机,削减高危险群的儿童期糖尿病时机,削减过敏。此外,研究也发现哺喂母乳的宝宝,发生婴儿猝死的危险比较低;妇女藉由母乳抚育也能使产后子宫康复较快,产后出血的时机较小,身材康复较快,罹患胸部癌和卵巢癌、骨质疏松的机率削减。
提高哺乳率!母婴同室、母婴及早皮肤触摸
值得注意的是,国内妇女哺乳率却呈现下滑趋势。根据国健署县市母乳抚育率调查计划材料显示,国内6个月以下婴儿纯母乳抚育率在101年达到49.6%,已接近世界卫生组织2025年的50%方针,一起远高于全球2005至2012的平均值38%,但在102、103年却连续下降,102年降至48.7%,103年则降到45.8%。问题可能出在孩子出生后“母婴同室”和“母婴及早皮肤触摸”。
国健署署长邱淑媞表明,以全国母乳抚育调查材料进行分析,发现有进行24小时亲子同室者,住院期间纯母乳抚育率是没有同室者的4.91倍;纯母乳哺喂到产后6个月的机率,也达1.92倍。有进行及早母婴皮肤触摸的妇女,其住院期间纯母乳抚育机率是没有触摸者的2.04倍,产后6个月纯母乳抚育机率亦有1.26倍高。由此可见,亲子同室与早期皮肤触摸,可提高纯母乳抚育率且延长母乳哺喂期间。
母婴同室易感染?国健署:正好相反
国健署表明,国人习惯在宝宝生下就抱走、放在婴儿室,是造成“母婴同室”和“母婴及早皮肤触摸”推动困难的原因。假如透过新模式,宝宝出生后先给母亲抱一会儿,之后与母亲放在同一房间,将有助于提高哺乳率且延长哺乳时间。
母婴同室会不会增加感染危险?国健署表明,不但不会,很多研究证实,比起医护人员一起照顾很多生病的宝宝,产妇亲自照顾小孩,不仅可下降交叉感染的危险,母乳本身无菌、不必经过水、容器、以手触摸等冲泡进程,也能削减处理和喂食进程的感染危险。即使母亲是爱滋病感染者,透过纯母乳抚育也能提高宝宝6个月之前的存活率,并削减垂直感染。